思政部
 
如何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6-21   动态浏览次数:206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1]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一)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共同参与的兴趣,就必须不断诱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解决学生所想、所忧、所求,并同课堂教学要求融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来。虽然学生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但作为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的思想仍有共性,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以下内容的教学往往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结合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开展教学活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大学生关注社会改革和国家的发展情况,思维活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结合社会实际、结合热点问题来讲理论,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会产生实效。除了结合国内形势之外,还应注意结合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实际。关心时事、关心国际时局的变化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特点;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是又一特点。教师要及时了解国际新闻及网络上的时事新闻观点,结合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点和政策,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正确地分析、解释,以引导学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在课堂上组织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实行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堂讨论、观点辩论、学习交流、主题发言等形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因势利导,通过恰当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就,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分类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和方法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学科、行业发展动态相结合。根据扩招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对文科生与理科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教学内容上注意文科学生与理工科学生间的差别。理工科学生同文科学生在许多问题上有各自的特点:理工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较文科学生积极主动;理工科学生政治态度比较积极、鲜明,文科学生比较谨慎;文科学生考虑问题时个人因素成分较重,理工科学生相对淡泊些;文科学生的苦恼更多地来自于对个人前途的忧虑,理科学生的苦恼更多地来自于眼前的学习压力及对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满;理工科学生的情绪自我调整能力较文科学生弱。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关注所学专业的学科发展、行业的社会需求、行业改革发展态势,在教学内容的适当地方引用这些素材,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指导意义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按知识层面分成不同层次,确定适宜的难度,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群体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都有成就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继续发展。

(三)任课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1)专题式讲授法。本着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分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打破各章节甚至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设定若干专题,实行专题式讲授。 (2)双向交互式教学法。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安排提问、讨论、辩论、演讲等师生互动的活动内容,实行双向交流。(3)案例教学法。按照浅入深出的原则,教师在每一个专题的设计上,可选择一个或几个实例,由分析事例出发,引出对理论问题的思考与认识。案例材料进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当然,这里需要提醒的是, 选择的案例材料要广泛、典型,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 根据具体的情况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3] (4)分层次教学法。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接受能力上的不同,在教学内容上要做适当调整,做到难易有别、分层次教学。(5)团队授课法。改变原来一个教师在某些班级一个学科从头到尾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发挥教师的整体教学功能,采用团队备课、授课方式,由任课教师分担几讲,轮换授课,保证教师能够备课充分、发挥专长、优势互补。

二、强化实践环节, 全面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一)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要保证实践环节的有效展开,就要制定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总体开发实践课程。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任课教师, 根据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 编制思想道德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指导书, 使实践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更为明确, 确保实践教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开展知行结合、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一是通过参观、考察、网上调研,学生接触社会,增加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深化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理性认识。二是把实践教学与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习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到基层去, 到工农群众中去。加强对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三是渗透职业指导教育,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职业指导师、企业管理人员作英国立博集团劳动力状况、就业形势、岗位要求、职业生涯设计、应聘技能等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和就业能力。

(二)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实践计划, 规定学时, 提供必要的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只要条件具备, 就要积极探索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实践活动, 如继续坚持近几年开展的与课堂教学有着互补关系的大学生时事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活动等。只有将更多大学生所关注的、富有生活气息、更加鲜活的题材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 才更加有利于促进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扎实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是学校主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要提供支持和保证,包括时间保证、经费支持等等;二是任课教师要大胆探索,精心组织,包括学时分配、实践活动的内容、实践形式的策划与设计等等;三是制定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制约和检验的手段和措施,如对实践活动的考核记录,实践活动的成绩与理论学习的成绩的比例,社会调查成果的交流和讲评等等。

三、改革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和手段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学科采用开卷考试、写论文等多种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程式化,可以拓宽考核的知识域。另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希望以最轻松、最自由、最多元的方式掌握原本感到乏味的知识,开卷考试、写论文等形式有助于学生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内化并提升为自身的基本素质内涵、行为习惯。同时,要改变只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要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试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考试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一是探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考核办法,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能力的考核;二是着重从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后思想认识水平、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而进行考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从总体上说是要把握好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的统一、考核知识和考查能力、素质的统一。具体地,要通过口试、笔试、开卷、闭卷等多种形式,加大平时考查、能力考核的力度,以达到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考查与考试的比例可以为4:6,即平时考查占四十分,包括作业、讨论、态度、论文、体会等;考试成绩占六十分,采取口试、笔试、开卷、闭卷等多种形式,并可以采取随堂考试、阶段考试等分散考试方式,以减轻学生各科期末集中考试带来的压力。